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复兴论坛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吃在80年代:从“全聚德”到“快餐厅”

 

CCTV.com  2009年09月16日 14:1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浪网  

    1980年2月9日,北京烤鸭店恢复“全聚德”老字号,预示着对商品品牌的尊重。

    1986年,京城出了独一份的豆花饭庄,力力豆花庄。

    其他80年代恢复营业的老字号——1980年恢复的以“四做鱼”为特色的鲁菜馆致美斋;1983年恢复的以“霸王别姬”和“子龙脱袍”、“炒米粉”为特色菜品的湘菜馆等。

    开业于光绪初年的泰丰楼饭庄,是旧北京“八大楼”之一。泰丰楼原址在前门外繁华的煤市街,1952年歇业,1984年恢复,1985年在全国第一家实行先消费后付款,对全国餐饮业产生了广泛影响。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在传统烹饪技法中,汤对菜的味道至关重要。泰丰楼每天要用活鸡、肘子吊高汤,保证了菜品的自然鲜美和健康。

    1980年,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悦宾饭馆开业,随后,越来越多的饭馆出现在北京大街小巷。

    1980 年9月30日,北京内燃机厂炊事员郭培基出门上班前,帮爱人刘桂仙生了炉灶。下班时,他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自家被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人都排出了胡同口,排到了五四大街上。老街坊扯了扯他的袖口,小声问他:“你家饭馆都开了,你还上什么班?快回家看看,来了好多老外。”

    当天中午,炉火一直没灭,刘桂仙便用仅剩的36元买了4只鸭子,打算烹饪出几道菜,让邻居们尝尝。结果,消息不胫而走,嗅觉灵敏的西方媒体记者蜂拥而至。郭培基进屋时,有三个外国记者没吃上开张头餐不愿意走。郭培基向邻居借了点面条,做了几碗打卤面,几名外国记者吃得两眼放光。

    美国合众社记者龙布乐后来在他的报道里这样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悦宾饭馆的名声还是越来越响。1981年春节,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姚依林到悦宾拜年,鼓励郭培基夫妇“把买卖做大”。有了“大人物”的肯定,夫妇俩高兴地买了一麻袋鞭炮,让孩子们都放了,足足响了半个钟头。

    《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店主讲述改革开放》(载于2008年11月25日《京华时报》)中记载:

    陈林是悦宾饭馆的老主顾了。蒜泥肘子、锅烧鸭、五丝桶、扒白菜等悦宾的几道招牌菜,一直是陈林的最爱。在当时的北京餐馆,菜色少得可怜,不是每家都能做出这样的美味。

    悦宾开张后不久,陈林从《北京晚报》的头版看到了这个消息,正在上高中的他央求父亲带他去排队尝鲜。至今他还记得,在那个下着雪的冬夜,一家三口在等了两个小时后,终于能够挤在狭窄的角落里,点了三菜一汤——锅烧鸭、鱼香肉丝、扒白菜以及鸭架豆腐汤,杯碗碟堆了一桌子。父亲因为高兴,还特意要了一瓶3毛9分钱的啤酒。

    “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菜。”陈林回忆着自己满嘴是油的幸福表情,重复当初在悦宾饭馆里的感叹。这顿饭花费了不到4块钱,相当于当时陈林家四天的伙食费。

    这顿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陈林在家吃饭都没胃口。在冬季的北京,桌上的主角永远是大白菜、土豆、萝卜、白薯。母亲会翻着花样搭配,每周还能吃两回鸡蛋、一回猪肉。

    “如果我能在北京开马克西姆,那我也能在月亮上开马克西姆!”

    1983年9月,距离翠花胡同不远的崇文门西大街2号,一家门脸并不起眼的法式餐厅正式营业。

    这家名为马克西姆(Maxim's de Paris)的餐厅是皮尔·卡丹在中国的第一笔投资,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餐厅,中资方是北京市第二服务局。当时北京的西餐厅只有“老莫”、和平饭店、大地等几家,且均以俄餐为主。

    经过9个月的装修,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几乎将巴黎的马克西姆复制了过来。当时任职于北京第二服务局的何之绂说,餐厅的壁画是法国古典风格,其中有不少不着寸缕的人体画。中资方就此上报文化局和公安局请示,结果这两家也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处理,一路上报至中央,一位副总理最终决定原样保留。

    皮尔·卡丹在餐厅的开业仪式上说:“如果我能在北京开马克西姆,那我也能在月亮上开马克西姆!”餐厅从装饰、口味到服务,均是纯正的巴黎风格,只是人均200元的消费,在那个时代足以令月收入几十元的国人望而却步。(参考《北京第一家个体饭馆店主讲述改革开放》,2008年11月25日《京华时报》)

    1984年4月20日,中国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厅”,在北京西单南口的西绒线胡同正式挂牌开张。

    当时的市领导张百发前来剪彩。西方国家驻京记者闻讯而至,美联社记者采访后,发出的电讯稿将之比喻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次进行”。

    “京城第一家西式快餐厅将于4月20日举行挂牌仪式,开始招待中外客人。”这是当时《北京晚报》的报道。消息一经透露,当天,义利快餐厅150平方米的店堂挤满了来宾,大家品尝汉堡包、火腿三明治、香浓咖啡……人们从北京的四面八方赶来,为的是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还有一些外地来京出差、办事的人,把这儿当成京城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从中学习一种精神。

    张卉郑、德金在《中国第一家快餐店拆除 京城百姓告别义利餐厅》(2002年4月20日《北京晚报》)中记录道:

    义利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蓬回忆说,当时来得最多的就是知识分子,音乐、西餐、轻曼的灯光,这一切在当时最为时尚的东西立刻深入人心。义利快餐厅自开业的那一天起,几乎每日顾客盈门,座无虚席。当时经常来这里吃饭的顾客,大多是以衣着入时的大学生和文艺界、体育界、新闻界人士居多,也许这部分人最易于接受新事物。

京紫金城前义利快餐

    至今,供职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的郑德金仍难忘第一次到义利快餐厅就餐时的情景。回忆的表情充满了悠然神往之色。

    “那是该餐厅开业后的一天,走进餐厅,轻音乐扑面而来,空调机送来清新宜人的空气。餐厅店堂布置得典雅豪华,右侧是一排明亮的大镜子,使有限的空间变得开阔了。奶油色带花纹的高级装饰板镶嵌在四壁和天花板上,整洁的方桌和考究的坐椅井井排列,可调节的灯光,轻曼地洒在明净的水磨石地板上,给餐厅披上了一层温馨的色彩。这里的新鲜玩意儿真不少:顾客洗完手,水池上就是一个小小的热风机,不到1分钟就可把手烘干;开票的服务员使用一台电子计算机,又快又准;取货处,顾客所要的食品都放在一个托盘里,端起来很方便;冷饮的杯子、小勺、吸管都是一次性的。”

责编:田智钢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